今年以来,一款叫作“小马宝莉”的卡牌游戏,在中小学生群体中逐渐风靡。然而,原本作为娱乐和社交工具的卡牌,却在不知不觉间变成了让家长和孩子都陷入困扰的“烧钱游戏”。
直播间抽卡是孩子的一种“新玩法”,有的孩子花费数千元甚至上万元去抽一张小小的卡片,实在令人咋舌!孩子们对虚拟货币认识不足,在直播间的氛围感染下,很容易失去理智而消费。金钱在他们眼中只是屏幕上的数字,“没有概念就花出去了”。这种对金钱的不敏感,反映出孩子们在消费观念上的不成熟。
此外,卡牌游戏的各种营销套路,如送卡、攒积分、诱导加包等,让未成年人难以意识到自己面对的是一个庞大的商业系统。在这个系统中,他们很容易陷入投机甚至赌博的陷阱。卡牌使用盲盒和等级机制,刺激着大脑分泌多巴胺,产生类似赌博“中奖”的体验,这对孩子们的身心健康无疑是一种严重损害。
随着卡牌的“出圈”,市场上还出现了炒卡、黑盒、必中包、假卡等乱象。这些行为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也破坏了市场秩序。原本作为青少年交流共同话题的卡牌,如今却充满了欺骗和利益纠葛。
卡牌游戏的初衷或许是为了给孩子们带来快乐和友谊,但在没有调控和约束的情况下,它却变成了牟利和投机的工具。家长责怪孩子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还需要从多方面入手。一方面,家长要帮助孩子树立合理的消费意识,可以陪伴孩子参与其他有益的活动,转移他们对卡牌的注意力。另一方面,经营者要以明确的方式对外公示盲盒抽取概率,不能变更概率诱导购买。相关直播平台也要尽到监管责任,及时清退涉赌人员,维护市场秩序。
莫让卡牌游戏变成“烧钱游戏”,需要大家共同努力,为孩子们创造一个健康、有序的娱乐环境。让卡牌回归它原本的娱乐和社交功能,而不是成为孩子们成长路上的“绊脚石”。
上一篇:乌江行 看发展|炉山镇的“涅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