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势而为 乘势而上!新征程上贵州主动服务和积极融入国家战略
来源:贵州日报天眼新闻    发布日期:2024年10月14日

阔步新征程.jpg

不久前,国内迄今同类型船舶中技术最为先进、起重能力最大的双臂架变幅式起重船——“二航卓越”在江苏启东举行交船仪式,贵州钢绳集团研制的全套变幅钢丝绳为其5500吨的最大起重量助了“一臂之力”。

二航卓越起重船.png

“二航卓越”起重船。管云 摄

如今,“贵州造”钢绳已被应用于多项国家超级工程,诸如神舟系列载人飞船、港珠澳大桥、花江峡谷大桥等。贵州钢绳不断牵引“重器”,叫响“贵州制造”,我省在扩大开放中作出贡献、赢得发展也由此更加具象化。

立足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贵州顺势而为乘势而上,主动服务和积极融入国家战略,通道建设跨越山海,区域合作渐入佳境,产业对接活力迸发,人文交流更为频繁,在一帧帧鲜活图景下,闯出一条奋进追赶的高质量发展新路,绘就西部内陆省份开发开放的新蓝图。

出山门、闯世界,奋力书写“通道文章”

“贵州处于西南地区交通枢纽的地位,云南人东出,两广人北上,四川人南下,都要经过贵州。你看,这就是贵州的区位。”深秋午后,一间贵阳的茶室里,82岁的范同寿老先生字字清晰地描述着贵州的地理区位,在这位退而不休的贵州历史文化专家眼里,一条条通道改变了贵州经济发展的区域劣势,转而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要冲”。

历史长河中,秦开五尺道,汉通南夷道,都绕不开贵州。而在当代中国交通网络中,贵州拥有“一纵两横三角”黄金点战略区位优势,一直都是国家各种战略交汇点。但要更好地把贵州的区位优势转化为开放优势,关键在通道。

以国家战略任务为牵引,贵州精妙落子,将铁路、公路、航空、水运等口岸作为支点联动发展,实现县县通高速、通航机场市(州)全覆盖,高铁、地铁从无到有,乌江“黄金水道”全线通航。贵州已从过去“西南腹地”成为现在的“西南交通枢纽”,国家干线通道是贵州最重要的对外通道,也使贵州成为西南地区的重要对外通道,彻底打破了原有的时空格局,一个西部内陆开放新高地正款款向世人走来。

进洞合影_副本.jpg

黄百铁路贵州段打哨隧道开挖掘进。

随着共建“一带一路”的深入推进,贵州的“通道文章”也越做越大。9月,黄百铁路贵州段打哨隧道开挖掘进,我省积极参与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再提速。在西部陆海新通道中线动脉上,贵阳国际陆港铁海联运班列接驳运转繁忙,这条国际物流大通道跨越山海,联结世界。

贵州,关于通道的文章,仍在继续书写着。开通“贵阳—加尔各答”“贵阳—卡拉奇”“贵阳—德里”等国际全货运航线;向北,开行联结欧亚大陆的中欧(中亚)班列;向西,开行联结RCEP成员国和东盟的中老班列;向南,开行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向东,开行黔粤班列……

聚资源、促合作,逐渐走向开放前沿

77分钟,可以走多远?在高铁的速度下,足以横跨两省(市),走完重庆至贵州遵义的路程。这种便利,让遵义与成渝地区,越来越近。

作为西南地区南下北上的重要节点城市,遵义借助开放优势向北“融圈”。连日来,在遵义双盛电气系统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几条生产线马力全开,该企业主要生产汽车及工程机械线束,销往重庆、四川等地,仅上半年,产值已达6500万元。

今年7月,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支持遵义加快建设省域副中心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这一举措有利于打造全省对接成渝双城经济圈‘桥头堡’,向北开放融入共建‘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发展等国家重大战略,在进一步形成大保护、大开放、高质量发展的西部大开发新格局中发挥重要作用。”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李立国谈到。

微信图片_20240620152319.jpg

俯视佛山—黔东南东西部协作产业园。杨智 摄

眼下,佛山—黔东南东西部协作产业园热火朝天,两家入驻企业用100天左右的时间,初步建成两条医药产业链,这是一场贵州与广东深化区域合作的鲜活大戏。国发〔2022〕2号文件明确提出支持贵州积极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黔东南州“黎从榕”被赋予了“桥头堡”的使命。

以国家战略任务为牵引,全省各地纷纷加大开放平台建设和开放环境优化力度,宁德时代、苹果、沃尔玛等一批全球500强企业落户贵州。为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我省从面到点,从宏观到微观,民营经济、科技创新、国企改革、教育卫生等多领域有了进一步的作战图,推进能源水利建设、“两山”转化路径、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高质量充分就业……以高水平开放促进高质量发展。

抓住国家扩大内陆开放、西部大开发、建设“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等重大历史机遇,贵州加快建设内陆开放型经济新高地,对外贸易活力显著增强,贸易规模不断扩大。

致广大、尽精微,高质量发展蹄疾步稳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依然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依然在农村。

搭乘乡村振兴战略的快车,毕节黔西市化屋村兴产业、筑通途、搞旅游,村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3万元。杨龙作为村里最早“吃螃蟹”的人,他第一个嗅到了旅游给餐饮带来的商机,从农家乐开始做起,2022年初,杨龙的民宿也开张了。正是那一年,化屋村返乡创业的人数第一次超过了外出打工的人数。

今年国庆期间,黔西市化屋村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时间是常量,也是奋进者的变量。

全球每7把吉他就有1把来自这里,这里就是地处黔渝交界的遵义市正安县,作为曾经的国家级深度贫困县,多年来几乎零工业。近些年,正安县抓住东西部产业转移机遇,企业和政府共同发力,一步步解决难题。摸索出一条独特的产业发展之路,相关企业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优中做强,目前已经发展到130多家,成为世界最大的吉他制造基地,带动当地1.4万人就业,还吸引了外国友人前来创业,产业聚集效应在正安显现。

致广大、尽精微,贵州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实干担当。住进新房子,圆了“安居梦”;走好绿色路,“生态饭”吃得香;秀出民族风,“农文旅”魅力足。贵州人民把大变化写进新时代,在好风景里奔向好光景,“富矿精开”、东数西算、东西合作等正助力贵州“四新四化”向前推进,在中国式现代化贵州实践中谱写新的篇章。

放眼望去,便捷的交通让贵州天然无污染的农产品沿着四通八达的路网源源不断走进发达地区餐桌上,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渠道。也正是在今天的路网基础之上,贵州交通与旅游得以融合发展,以“大交通”带动“大旅游”,乌蒙大草原的佛光,赤水河畔的美酒,荔波的碧水,黔东南的村寨,都不再是遥远、偏僻、不易抵达的世界。

今天的贵州,跋山涉水不改一往无前,山高路远但见风光无限。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刘力维


上一篇:一颗磷矿石的三条“星光大道” |“富矿精开”调研行之贵州磷化集团观察

下一篇:省外事办党组书记、主任陶平生:发挥地方外事资源优势 服务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和中国式现代化贵州实践

视频点播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