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村BA”“村超”火爆出圈之后,贵州广袤大地上又涌现出“村晚”“村T”“村马”“村戏”“村歌”……“村”字号家族如雨后春笋般不断壮大,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更多文旅动能。
“村”字号潮涌,源于贵州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贵州是中国民族文化资源最丰富的省份之一,18个世居民族特别是17个世居少数民族在这里繁衍生息,孕育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让贵州成为“文化千岛”:服饰争奇斗艳,建筑巧夺天工,音乐婉转悠扬,千余个传统节日交织成景,是中国民族文化版图上的璀璨明珠。这些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正被越来越多的人看见、珍视,并成为推动地方发展的重要力量。
“村超”现场。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王纯亮 摄
“村”字号潮涌,彰显贵州日益增强的文化自信。新时代以来,贵州内塑精神外树形象,文化自信大幅提升。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到贵州考察时强调,要支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在这一指引下,贵州积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少数民族文化焕发新的生机活力。当“村BA”球赛吸引NBA球星到场助阵,当“村T”服饰亮相巴黎时装周……随着贵州“村”字号不断破圈出彩,不仅彰显了民族文化的魅力,也让更多人看见了“民族的就是世界的”。
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今年春天,习近平总书记再次为贵州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指明方向。我们要牢记嘱托,坚定文化自信,充分发挥贵州民族文化多姿多彩的优势,以文化赋能经济社会发展,让民族特色在利用中更加鲜亮,不断焕发新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