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五载长歌壮行 贵州大地气象万千
来源:天眼新闻    发布日期:2024年11月15日

一纸风华气象新


1949年11月28日清晨,崭新的《新黔日报》创刊号应时而生、雏凤初啼。砸碎旧社会沉重枷锁的中国共产党人,把“为万世开太平”的真理热血、“救民于水火”的滚烫激情,庄严地定格在新闻纸的油墨中。


75年岁月长歌,从改天换地的历史伟业到气壮山河的“三线”峥嵘,从春雷迸响的改革探索到波澜壮阔的开发浪潮……光阴的故事里,我们真诚守望、热切记录,把时代的发展和进步、贵州的变革与成就一次次定格成一张张鲜活的版面,连缀成一部发奋图强的贵州当代史。


75年大道如砥,从山一程、水一程,身向关山“黔边行”,到真姓“社”、不姓“资”,“定产到组”看顶云;从颂“师魂”、振大音,“黔军出山”壮精神,到兴产业、筑通途,决战贫困绽新颜……我们同千千万万的贵州人民休戚与共、血脉相连,一同编织出属于这片热土的荣光。


今天的贵州,山水秀美、生活悠然、风情独特、文化多彩,中国式现代化贵州实践大道朝前。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省委团结带领全省各族干部群众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全力以赴围绕“四新”主攻“四化”,加快建设“四区一高地”,奋力推动贵州高质量发展实现新跨越。


诗文随世运,无日不趋新。75年与时代同行、为人民抒写,一篇篇烙刻着改革印记的鲜活报道就是一个个跨越发展的生动注脚。掬一捧浪花,扬一腔深情,我们与你共同激荡牢记嘱托、感恩奋进的贵州强音,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贵州篇章提供强大舆论支持和精神动力!


图片1_副本.png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宣告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


1949年11月1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二野五兵团进入贵阳,贵州人民迎来了解放。贵州实现了从封建专制到人民民主的巨大转变。


1949年至1978年,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贵州实现了从百废待兴到奠基立业的巨大转变。


1949年—1952年(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初步发展时期)


图片2_副本.png

● 1949年11月28日,贵州日报创刊。


创刊启事写到:本报于今日正式发刊,原发临时电讯即告停止。本报是中国共产党贵州省委的机关报,也就是全贵州人民的报纸。本报的任务,一方面是宣传共产党的政策和人民政府的法令,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另一方面是反映全贵州工人农民以及其他民主阶级的意见,为团结全贵州人民,贯彻人民政协共同纲领、解放全贵州与大西南、建设人民的贵州而奋斗……


● 1950年8月6日,中国共产党贵州省第一次代表会议召开。


● 1951年7月9日,我省第一届各族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召开。


1953年—1957年(一五计划期间)


图片3_副本.png

● 1954年7月22日,我省第一届第一次人民代表大会召开。


● 1955年2月16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贵州省第一届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召开。


● 1956年6月21日,中国共产党贵州省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


1958年—1962年(二五计划期间)


图片4_副本.png

● 1959年2月7日,黔桂铁路都筑段通车典礼举行,标志着黔桂铁路这条连结我国西南和华南的干线通车。


● 1960年5月29日,我省大型水电站建设的第一曲凯歌——猫跳河红枫电站正式开始发电。


1963年—1965年(国民经济调整时期)


图片5_副本.png

● 1964年10月,贵州三线建设拉开序幕,贵州成为全国三线建设重点省份,有力推动了国民经济的发展。


1966年—1970年(三五计划期间)


● 1970年4月,全国大型水利枢纽工程之一、我国溶岩地区当时最大的水电站、我省当时最大的水力发电站——乌江渡水电站动工兴建。


1971年—1975年(四五计划期间)


图片6_副本.png

● 1972年10月,湘黔铁路开通。湘黔铁路是在1970年10月开始兴建的,整个工程只花了两年时间。


1978年至2012年,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贵州实现了从封闭落后到开放进步的巨大转变。


1976年—1980年(五五计划期间)


图片7_副本.png

● 1978年11月11日,贵州日报以《“定产到组”姓“社”不姓“资”》为题,头版关注安顺关岭顶云公社实行定产到组的情况。“顶云经验”为贵州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起到了积极的示范和推动作用。


● 1980年7月15日,中共贵州省委发出《关于放宽农业政策的指示》。贵州成为全国农村改革中率先在全省范围内允许实行包产到户、包干到户的省份之一。


1981年—1985年(六五计划期间)


图片8_副本.png

● 1983年,天生桥二级电站正式开工建设,这是西电东送南路工程第一个电源点。


1986年—1990年(七五计划期间)


● 1987年2月25日,正安县300名女青年前往广东省番禺县务工。此举开创了全省乃至全国由地方政府组织劳务输出的先河。


● 1987年9月16日,贵州省湄潭试验区成为中共中央、国务院确定的全国14个农村改革试验区之一。湄潭试验区首创的“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经验全国推广,成为中国农村土地承包关系“长久不变”的基础。


● 1988年6月9日,国务院同意成立毕节“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


1991年—1995年(八五计划期间)


图片9_副本.png

● 1991年5月16日,贵阳至黄果树高等级公路正式通车。这是贵州第一条高等级公路。


● 1992年7月30日,经国务院批准,贵阳市成为内陆开放城市,实行沿海开放城市政策。


1996年—2000年(九五计划期间)


● 1997年5月,贵阳龙洞堡民用机场建成,经验收合格,具备通航条件,成为西南重要航空枢纽。


● 1997年8月19日,经国家教委批准,撤销原贵州大学、贵州农学院、贵州艺术专科学校、贵州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四校合并组建新的贵州大学。


● 2000年11月8日,“西电东送”启动工程——乌江洪家渡水电站开工建设,标志着我国西电东送工程全面启动和贵州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拉开序幕。


2001年—2005年(十五计划期间)


图片10_副本.png

● 2001年12月30日,贵州省第一条高速公路——凯(里)麻(江)高速公路通车。


● 2003年11月8日,乌江水电开发最大的工程——构皮滩水电站经国家发改委批准正式开工建设,标志着开发乌江、西电东送进入崭新阶段。


2006年—2010年(十一五规划期间)


图片11_副本.png

● 2007年2月8日,贵州省所有乡镇实现“乡乡通宽带”。10月18日,所有行政村实现“村村通电话”。11月15日,安顺市紫云自治县大地坝村正式通电,标志着我省实现“村村通电”。


● 2007年6月2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自然遗产委员会第31届世界遗产大会经过审议,通过“中国南方喀斯特”贵州荔波、云南石林、重庆武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决议。“中国南方喀斯特”成为中国的第6项世界自然遗产。贵州世界遗产实现零的突破。


● 2009年8月22日,首届生态文明贵阳会议召开。


2012年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贵州实现了从发展滞后到赶超跨越的巨大转变。


2011年—2015年(十二五规划期间)


● 2012年初,国务院印发了《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2〕2号文件)。《意见》明确了贵州发展战略定位:全国重要的能源基地、资源深加工基地、特色轻工业基地、以航空航天为重点的装备制造基地和西南重要陆路交通枢纽;扶贫开发攻坚示范区;文化旅游发展创新区;长江、珠江上游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民族团结进步繁荣发展示范区。


● 2013年1月,经党中央、国务院同意,外交部批准,生态文明贵阳会议升格为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3年7月20日,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3年年会在贵阳隆重开幕,习近平总书记发来贺信指出,“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为论坛举办指明了方向,确定了主题。


● 2014年1月6日,国务院下发《关于同意设立贵州贵安新区的批复》,标志着我省贵安新区正式成为国家级新区。


● 2014年3月7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参加了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贵州代表团的审议。习近平在肯定贵州省一年来工作后指出,经过这么多年一届接着一届持续努力,贵州已经进入后发赶超、加快全面小康建设的重要阶段。要创新发展思路,发挥后发优势。正确处理好生态环境保护和发展的关系,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推进现代化建设的重大原则。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决不是对立的,关键在人,关键在思路。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让绿水青山充分发挥经济社会效益,不是要把它破坏了,而是要把它保护得更好。要树立正确发展思路,因地制宜选择好发展产业,切实做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同步提升,实现百姓富、生态美有机统一。


● 2014年6月,国家发改委等六部门联合发文批复《贵州省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标志着贵州建设全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正式启动。


● 2015年5月26日,以“‘互联网+’时代的数据安全与发展”为主题的2015贵阳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暨全球大数据时代贵阳峰会在贵阳开幕。


● 2015年6月16日至1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贵州调研,来到遵义、贵阳和贵安新区,深入农村、企业、学校、园区、红色教育基地,就做好扶贫开发工作、谋划好“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进行调研考察。


习近平总书记亲临我省视察指导工作,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和总书记对贵州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对贵州人民的特殊关爱,对我们是莫大的关心和支持,对全省各族干部群众是巨大的鼓励和鞭策,对我省加快发展是重大的历史机遇。


习近平总书记充分肯定了近年来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绩,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对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进一步增强了我们办好贵州各项事业的信心和决心。


● 2015年7月4日,中国土司遗址在世界遗产大会上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48处世界遗产。土司遗址包括贵州播州海龙屯和湖南永顺老司城、湖北唐崖土司城三处遗址。贵州播州海龙屯土司遗址列入世界文化遗产清单,标志着贵州省世界文化遗产实现零的突破。


● 2015年12月31日,全省县县通高速公路暨2016年交通重点项目集中开工仪式举行,宣布贵州县县通高速公路目标全面实现,在西部十二省(市、区)率先实现县县通高速公路。


2016年—2020年(十三五规划期间)


● 2016年1月15日,《贵州省大数据发展应用促进条例》出台,全国首部大数据地方法规在贵州诞生,我省大数据立法走在全国前列。


● 2016年2月25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央网信办发函批复,同意我省建设国家大数据(贵州)综合试验区,这也是首个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


● 2016年8月22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设立统一规范的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的意见》,首批选择贵州等三个省作为试验区。


● 2016年9月25日,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在平塘落成启用。


● 2017年4月20日,中国共产党贵州省第十二次代表大会在贵阳胜利闭幕,大会选举产生了贵州省出席党的十九大代表。在贵州参选的中央提名的代表候选人,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以全票当选党的十九大代表。


20日上午,大会举行正式选举。全体代表怀着对习近平总书记的崇高敬意和赤胆忠诚,用一颗真诚感恩的心,投下了神圣的一票、忠诚的一票、圆满的一票。当大会宣布习近平同志在选举中以全票当选党的十九大代表时,全场爆发出长时间热烈的掌声。


与会代表纷纷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参选,这是全省广大党员的无比光荣,是对贵州各级党组织的极大信任,是对贵州各族人民的亲切关怀,是对贵州脱贫攻坚的巨大激励。习近平总书记全票当选党的十九大代表,是730多名省党代会代表的共同意愿,是全省170多万名党员的共同心声,充分体现了4000多万贵州各族干部群众对习近平总书记的衷心爱戴,体现了对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衷心拥护,体现了我省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 2017年10月1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参加党的十九大贵州省代表团讨论。习近平指出,贵州取得的成绩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大踏步前进的一个缩影。希望贵州的同志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大力培育和弘扬团结奋进、拼搏创新、苦干实干、后发赶超的精神,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创新发展思路,发挥后发优势,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同步小康,续写新时代贵州发展新篇章,开创百姓富、生态美的多彩贵州新未来。


● 2018年12月1日,贵阳轨道交通1号线全线正式开通运营,这是贵州首条城市轨道交通线路。


● 2020年11月23日,省政府批准紫云等9县退出贫困县序列。贵州66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贵州脱贫攻坚实现历史性全胜,创造了脱贫攻坚“省级样板”,书写了中国减贫奇迹的贵州精彩篇章。


2021年—2025年(十四五规划期间)


图片12_副本.png

● 2021年2月3日至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来到贵州考察调研,看望慰问各族干部群众,向全国各族人民、向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致以美好的新春祝福。


习近平总书记对贵州各项工作取得的成绩给予肯定,希望贵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统筹发展和安全工作,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在乡村振兴上开新局,在实施数字经济战略上抢新机,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出新绩,努力开创百姓富、生态美的多彩贵州新未来。


● 2021年12月,国家发改委、中央网信办、工信部和国家能源局四部委联合下文,正式批复同意《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贵州)枢纽节点建设方案》。


● 2022年1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支持贵州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的意见》(国发〔2022〕2号文件),为贵州高质量发展带来新的重大历史机遇,赋予了贵州建设西部大开发综合改革示范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样板区、内陆开放型经济新高地、数字经济发展创新区、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四区一高地”的战略定位,提出了一系列“含金量”高、可操作性强的务实举措。


● 2023年6月30日,全省基层党建工作会议召开,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省委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徐麟出席会议并讲话,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和关于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论述,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围绕基层基础“强双基”,以“黔进先锋·贵在行动”为总载体,坚持发挥优势、注重引领、整合资源、解决难题、推进共治、凝聚群众,把基层党组织建强,把基础工作做扎实,奋力推动基层党建高质量发展,为贵州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实基础。


● 2023年7月,省委十三届三次全会召开,明确提出“富矿精开”的目标要求‌,旨在通过精确探矿、精准配矿、精细开矿和精深用矿,将贵州的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


“富矿精开”是贵州推动新型工业化、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抓手,也是打造新型综合能源基地和全国重要的资源精深加工基地的必由之路。


● 2023年12月6日,贵州省召开全省新型工业化推进大会,明确提出要抓牢抓实新型工业化这个关键任务,把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贯穿新型工业化全过程,为中国式现代化贵州实践构筑强大物质技术基础。


2023年,贵州围绕“3533”奋斗目标(即到2027年,形成资源精深加工、新能源电池材料、现代能源3个5000亿元级产业集群,酱香白酒、大数据电子信息、先进装备制造3个3000亿元级产业集群),全力建设“六大产业基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9%,工业经济占比达27.2%。


2024年,贵州积极融入和服务国家战略,持续锚定“3533”目标,深入推进“六大产业基地”建设,抓牢抓实新型工业化关键任务,做深做实做准主导产业的“一图三清单”,加强延链补链强链,联通上下游配套产业,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助推新型工业化高质量发展。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


上一篇:我国已完成八条全球主要海沟深渊载人深潜科考

下一篇:我与贵州1949|“90后”奋斗者杨宗:恰春光,那就在沃野生长

视频点播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