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1949年11月14日23时,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第五兵团十六军一三八团进占贵阳,15日十七军五十师进驻贵阳,贵阳宣告解放。
在解放贵州全省的过程中,人民解放军日夜兼程,克服千难万险,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纵横1000多公里,歼灭国民党部队7000多人,争取国民党起义投诚43000多人。到1949年12月底,贵州全省79个县全部获得解放。
从1949年11月15日到2024年11月15日,75年筚路蓝缕,风雨兼程;75年春华秋实,砥砺奋进。贵州的75年,发生了哪些翻天覆地的变化?今天,让我们走近贵阳解放亲历者、参与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建设者、积极投身脱贫攻坚实现乡村振兴伟大事业的奋斗者……看看他们眼中的75年之变。
红军长征时期,红二、红六军团进行“乌蒙山回旋战”,在威宁自治县20余个乡镇播下革命火种。红色血脉延续至今,1982年以来,威宁一个不起眼的村子里,40余户人家走出21位戍边军人,88人次荣立军功,威宁自治县双龙镇凉山社区朝阳组成了赫赫有名的“功臣村”。
双龙镇凉山社区朝阳组。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王华 摄
“高原兵王”赵海永就从这里走出,他入伍13年,4次立功9次受奖。“国家荣誉重于生命!”这是他在面对危险、面对困境时最坚定的信念。赵海永勇攀高峰的故事激励着一个又一个“高原兵”。
1999年出生的堂弟赵行也在他的影响下,18岁时毅然入伍,完成儿时那个参军梦。两年的军旅生涯虽不长,但带给赵行的改变是长远的、持久的。
曾经向往军营,是因为羡慕长辈们身着一身军装回乡时,那动人的身影。赵行进入军营后才知道,军人不只是一时的荣耀,而是一生的信念。
赵行(右一)与赵海永(左三)合照。
退伍后,赵行去云南工作一年后响应号召,选择回到家乡——威宁双龙镇凉山社区。
来之前,赵行和堂哥赵海永说自己想回家乡工作,“他非常支持我,他说只要不怕苦不怕累,回家乡也能干出一番事业”。
在堂哥的激励下,2021年他回到家乡,正逢双龙镇紧锣密鼓开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这里的底色是昂扬的、充满希望的红色。2022年,他在凉山社区成为一名社区副主任。
赵行正在与平菇种植基地工作人员交流。
今年25岁的赵行,已经有了两年半的社区基层工作经验。回想这两年,他最感动的是为百姓解决问题后,听到的那句“这个小年轻挺好的”。
“刚来的时候主要做一些办公室事务,负责入户调查等,后来接触了社区其他工作,慢慢得到了大家的肯定。”赵行说。
走进双龙镇凉山社区,宽敞整洁的柏油路穿村而过,蜿蜒的产业路延伸到田坎里。
在赵行记忆里,小时候家门口都是泥巴路。“要致富,先修路,近几年凉山社区在县里支持下,修建了多条产业路,直通土地田间,大家可以实现半机械化种植。”
威宁双龙镇凉山社区平菇种植基地里。
赵行说,产业路完善了,村里产业不断丰富发展。
今年,湖南裕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落地凉山社区发展平菇产业种植,现有平菇种植大棚500余个,正值采摘期,每天生产量达到2万公斤左右,到生产高峰期时每天可以生产5万公斤左右。
大棚里,村民忙碌不停。自5月20日开始采收以来,大棚用工量最大时可解决150人的务工需求,平菇采摘周期为6个月,可持续到年底。
凉山社区海拔高,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优势、昼夜温差等是平菇生长的最佳“营养剂”,种出的平菇品质好、产量高,销往广东、深圳、湖南、重庆、四川等各地。
凉山社区产出的平菇。
威宁所在的乌蒙山区,曾是我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之一。国务院批准建立毕节“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后,2018年以来,威宁人民打赢了脱贫攻坚战,城乡面貌发生历史性巨变,民生福祉实现历史性改善。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2022年6月,国务院批复同意《推动毕节高质量发展规划》,赋予毕节建设乡村振兴新典范的战略定位。
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人才振兴是关键。近年来,毕节通过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育计划、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示范培训,围绕乡村产业发展和乡村劳动力培训需求,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给农村发展带来新思维、新观念、新办法,加快推进了智慧农业、生态农业、农村电商等新业态发展,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新活力。
“小时候觉得大山外面肯定更好。”长大后的赵行认为家乡是最好的归属,“能为家乡作贡献就可以。”
赵行穿着军装在威宁草海边。
赵行说,自己是迎着新世纪的光成长的一代,又是一名退伍军人,“退伍不褪色,我相信我和我的凉山社区都有最好的未来。”
“画凌烟,上甘泉。自古功名属少年。”阳光下,仍有少年背起行囊走出乌蒙山,在军营里继承前辈精神,勇攀高峰。也有少年,从乌蒙山外带着一片热忱,共赴家乡,做共铸美好生活的时代新人。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