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近民生 创新举措 探索全过程人民民主融入基层治理的贵州实践
来源:动静    发布日期:2025年02月17日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近年来,贵州各级人大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贵州实践,探索出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基地建设、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等举措,让全过程人民民主融入基层治理。

在赤水市,一座新建的幼儿园不仅解决了360名幼儿的入学问题,更成为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基层治理中的生动实践。赤水市官渡镇第二幼儿园这一项目是在2024年赤水市八届人大三次会议上,由人大代表共同投票决定的民生项目之一。

赤水市官渡镇第二幼儿园园长蒋玉梅

“之前的幼儿园教室狭小,无法分区,校门口接送孩子时拥堵不堪。就读的孩子中有20%是易地搬迁户子女,为了让这些孩子就近入学,我们向人大代表提出了修建新幼儿园的建议。”赤水市官渡镇第二幼儿园园长蒋玉梅说。

赤水市人大代表袁飞银

赤水市人大代表袁飞银告诉记者:“在开展视察活动中,家长和老师多次反映幼儿园设施条件不完善。项目涉及群众多,所需资金大。2023年底,市政府广泛征求2024年政府民生实事项目,并通过人代会表决,我联合镇内的人大代表向镇政府和市有关部门反映,最终该项目真的成了人代会上,市政府承诺必须完成的8件民生实事之一。”

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是一种群众“点单”、人大代表“定单”、政府“领单”、人大“验单”的全新模式。

在去年1月的赤水市两会上,190名人大代表从10个候选项目中票决出8个涉教育、卫生、居住等领域的民生实事项目,真实反映了民众呼声。一年来,这些项目已全部如期完成。

赤水市人大常委会代表工委主任张娟

赤水市人大常委会代表工委主任张娟介绍,为确保项目顺利实施,赤水市人大建立了“年初问计划、年中问进度+满意度测评、年末问结果”的“三问一评”工作机制。项目启动两个月后,人大组织代表集中视察;常委会年中专题听取项目实施情况的报告;12月份在人民代表大会上听取工作报告并进行满意度测评。

赤水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小平

赤水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小平表示:“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健全吸纳民意、汇集民智工作机制,推动群众关注度高、受益面广、落地性强的民生项目进入票决制,对票决进入的民生实事项目实施闭环监督,确保‘承诺了就一定要兑现’,推动为群众办成更多可感可及的好事实事。”

为更好发挥人大代表在全过程人民民主中的作用,贵州各级人大不断探索新举措,传递民声、维护民利。

在贵阳市云岩区文昌阁街道的一家咖啡店门外,悬挂着“民声收音点”的牌子。群众扫描二维码即可填写社情民意信息卡反映问题,信息可直达人大代表。像这样的民声收音点,在辖区内有20个。

咖啡店老板孟应军

“这种方式很方便,民生需求大家扫一扫二维码,提一些意见,24小时之内人大就会给你一个很明确的回复。”咖啡店老板孟应军说。

贵阳市云岩区文昌阁街道东新路社区居委会委员李娜

贵阳市云岩区文昌阁街道东新路社区居委会委员李娜介绍,截至目前,共收集到城市建设、民生实事和社区治理等方面的问题16个,这些问题均在当天得到了回复并全部解决。

2023年,云岩区动员各级人大代表,整合社会资源,在文昌阁街道创建全过程人民民主街区。

市东巷是2023年文昌阁街道的三个背改项目之一。到底如何改?居民们又有哪些意见和建议?人大代表与社区工作人员紧密合作,广泛收集民意。

贵阳市云岩区人大代表柴野

贵阳市云岩区人大代表柴野介绍:“街道办事处在第一时间就组织了人大代表来跟居民开会,协调施工方,把施工方的工期质量向居民进行了详细答复。从接到群众反馈到施工完成,仅用了3到4个月时间,路面管网、垃圾治理、停车规范以及墙面修复等问题都得到了有效解决,满意度超出了百姓的预期。”

贵阳市云岩区文昌阁街道市东巷社区居民赵文福

“现在路好走了,蚊子少了,老鼠没有了。晚上出去散步路灯也亮了,生活方便多了。”贵阳市云岩区文昌阁街道市东巷社区居民赵文福说。

据统计,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基地建成以来,文昌阁街道通过民声收音点、基层立法联系点、实践街区、代表联络站等6个平台载体,收集到的社情民意信息超500条,回复率100%,解决率超过90%。

贵阳市云岩区人大常委会代表工作委员会主任蒙莹

“基地运行一年多来,代表密切联系群众的载体更加丰富,群众反映社情民意的渠道更加畅通。”贵阳市云岩区人大常委会代表工作委员会主任蒙莹告诉记者,下一步云岩区人大将在文昌阁、大营路、盐务街等条件成熟的街道,启动民生议事会等新机制,进一步探索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基层的实践。

截至目前,贵州共建成人大代表联络站5731个,实现所有乡镇、街道全覆盖,建成全省人大代表网上联络站、议案建议办理平台和履职服务平台,累计办理代表议案、建议万余件,让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基层落地落实。

记者手记:

从民生项目的票决制到“民声收音点”的设立,这些创新举措不仅让民主理念落地生根,更切实解决了群众的实际问题。

在赤水市官渡镇,新建的第二幼儿园成为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案例。从群众提出需求到人大代表票决通过,再到项目的顺利实施,每一个环节都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理念。不仅提升了治理效能,更增强了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在贵阳市云岩区文昌阁街道,“民声收音点”让群众的诉求能够快速直达人大代表,问题的解决效率令人印象深刻。从市东巷的背改项目到日常的社区治理,人大代表与社区工作人员紧密合作,真正做到了“民有所呼、我有所应”。

采访中,我们深刻感受到,全过程人民民主并非抽象的概念,而是实实在在的行动和成效。贵州的这些创新实践,不仅为基层治理提供了新思路,更为全过程人民民主的落地提供了鲜活样本。


上一篇:观光车向“新”而行畅销海外|“贵州大小件”走出国门系列报道之六

下一篇:代表委员风采录|廖莎代表:让群众出行“乘”心如意

视频点播更多>